2019年6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基于《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中药材源头质量控制,对中药材种质种苗、中药质量种植养殖、标志采收加工、基于包装贮藏等环节进行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中药质量具体到鹿茸生产过程中需从种质品种、标志养殖管理、基于采收加工、中药质量包装贮藏和质量评价5个环节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图4)。标志
鹿茸分等分级质量标准系根据鹿茸茸型、基于感官、中药质量质量等基础指标为依据将鹿茸划分为一等茸、标志二等茸、基于等外茸等不同等级的中药质量质量评价标准,涵盖了梅花鹿茸、标志马鹿茸,鲜鹿茸、干鹿茸,锯茸、砍茸,初生茸、再生茸和二杠、三岔等不同形态鹿茸,见图5。
产地初加工及炮制方法能影响鹿茸中化学成分含量进而影响药效,规范鹿茸产地初加工及炮制方法势在必行。按照目前市场主流的鹿茸产地初加工及炮制方式,需制订《排血茸加工技术规程》《带血茸加工技术规程》《煮炸茸加工技术规程》《冻干茸加工技术规程》4项鹿茸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制订《鹿茸炮制规程》《鹿茸切制规程》等炮制技术标准。
鉴于鹿茸制品易受微生物污染等问题,需进一步规范鹿茸包装、贮藏及运输等环节,建立《鹿茸包装、贮藏及运输技术规范》,从中间环节保证鹿茸化学成分及药效不受影响。
鹿茸为补益类贵细药材,在中成药制剂过程中往往在靠后工艺流程中添加,但鉴于Q-Marker传递和溯源性的要求及配方颗粒等新型中药剂型的发展,未来发展鹿茸提取物可能存在相当大的空间。建立《鹿茸提取物》及《鹿茸标准汤剂指纹图谱》对规范中成药生产企业及市场流通、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含量测定的准确性离不开检测方法的重复性、稳定性和科学性。本课题组在参考《中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硫酸软骨素钠、硫酸软骨素钠片、硫酸软骨素钠胶囊中硫酸软骨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鹿茸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在参考NY/T 1618-2008的基础上,建立了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鹿茸中羟脯氨酸含量的方法;在参考NY/T2890-2016的基础上,建立了柱前衍生UPLC法测定鹿茸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需进一步规范形成《鹿茸中硫酸软骨素含量测定方法》《鹿茸中羟脯胺酸含量测定方法》《鹿茸中γ-氨基丁酸含量测定方法》等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为鹿茸中Q-Marker的检测提供保障。
近年来,风险因子监控逐渐受中药监管部门的重视,《中国药典》2020年版征求意见稿中广泛增加了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在植物药中的限量标准。动物药方面,仅有水蛭等个别品种规定了重金属限量标准,DB 22/T 1143-2009中规定了鹿茸中重金属限量标准但有待商榷。鉴于风险因子的重要影响,鹿茸质量控制标准体系需建立《鹿茸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和限量标准》《鹿茸中麻醉剂的检测方法和限量标准》《鹿茸中增茸素的检测方法和限量标准》和《鹿茸中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和限量标准》等风险因子标准检测方法和最高残留量。
虽然目前鹿茸质量控制标准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短板,但近年来鹿茸质量控制成分筛选及质量标准体系建设逐渐受到关注,涌现出基于系统演化和亲缘关系学分析的特异性DNA片段及特异性多肽链鉴别,生物学特性结合化学成分分析的质量控制成分研究,基于全息成分模式识别方法的鹿茸指纹图谱技术等一系列成果,对于推动鹿茸质量控制标准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为规范鹿业市场,促使鹿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保障。未来将筛选出更多鹿茸中的Q-Marker,建立起规范的鹿茸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对推动鹿产业及动物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草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鹿茸,羟脯氨酸,质量标准
日前,网信中国发布15款App因个人信息收集问题被通报墨迹天气tv版、企鹅天气最右、途虎养车等常用的App在列根据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
综合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记者吴采平)5月24日,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制定印发的《湖北省餐饮质量安全提升“百千万”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将以网红餐厅、连锁餐饮店、网络外卖店、大型餐饮企业为重点,开
探索资管产品信息披露“报喜不报忧”、频次不定等现象有望改观。《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就资管产品信披新规向部分机构征求意见。业内专家表示,公正透明的环境有利于
热点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崔昊记者董芳忠)近日,由北京市丰台区知识产权局与北京商标协会联合举办的企业商标品牌管理与保护实务论坛暨北京知名商标品牌与北京重点商标保护名录申报培训会首站在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党群服
休闲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记者李青山)6月22日,由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指导、广东省食品检验所主办、南方新闻网承办、华南国家植物园协办的广东省“食安同行”首场公益科普活动暨第80期“琪林科学讲坛”在华南国家
娱乐